第七十三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作品:水浒新秩序|作者:江湖野人|分类:历史|更新:2021-11-02 08:02:57|字数:8104字

两天前,得知黄海都护武松赶至开京城下,高丽国主王楷要求守军打开城门迎接同军入城时,自然想到了其中的风险。

但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其人仍然选择迎同军入城。

无非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高丽过去的十年本就损失了很多主权,再放同军入城平乱,很有可能会就此灭国。

不过,就算武松借平乱之机灭掉了高丽,王楷作为国主只要全力配合让国有功,至少也能落个富贵闲侯安度一生。

大同是国势远胜高丽的天朝上国,有足够的资源消化高丽,优待其王室而灭其国乃是常规操作。

而任由权臣对抗天兵的话,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若是输了,绝对讨不到好;

万一赢了,结果也只会更惨。

到那个时候,挟定难抗同之功的枳俊京将更有底气为所欲为。

更关键的问题是经历接连的动乱之后,王楷发自内心地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

其人想到了父王的临终遗言,明白若是没有同军干涉,仅凭自己也根本无法应对大战之后更加混乱的国内局面。

王楷想明白了自己的命运,便不再犹豫,趁着同军攻破外城后守军混乱的时机,其人亲自出面招降了枳俊京留守王宫的心腹,并令其反戈一击。

腹背受敌的枳俊京自知事不可为,只能率数百心腹经北小门山路仓皇逃跑。

随着同军官兵大举入城,持续了近一个月的李资谦、枳俊京之乱终于结束,但高丽半岛却远没有迎来真正的平静。

这次动乱沉持续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却沉重打击了高丽王室的威望,导致其国内本就脆弱的政治平衡彻底被打破。

原本就各怀心思的地方势力失去了小朝廷的弹压后,无论趁机扩张势力,还是为了自保,都会疯狂扩军备战,又反过来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

到了这个时候,高丽作为半岛一个整体而存在的政权实际已经灭亡。

若是换成中原王朝,接下来应该会是“丽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军阀长期混战局面。

但高丽半岛面积小太多,动荡的时间通常不会太长。

不过,高丽以后将要发生的事,已经用不着王楷这个名义上的高丽国主再操心了。

当武松以高丽王宫因火焚残破而不堪再住为由,请王楷暂时移住闲置的汉阳公府时(李资谦大权独揽后请王楷为其新封的爵位),后者就明白了自己终究逃不脱亡国之君的命运。

其人还算识时务,没有讲任何条件,当天便住进了由同军充当护卫的“新王宫”。

黄海都护府以海军为主,登陆部队兵力有限。

因此,开京大乱后,徐泽给武松的诏令便是“控制开京,大军随后就到”。

武松严格遵守皇帝的诏令,并没有急于扩大战果。

其人一面陪同王楷安抚城中百姓,一面整编投降的高丽军。

同时,高丽国主也发布诏令。

宣布开京的动乱已经彻底结束,为恢复高丽政权的集中统一,要求各地务必在半月内解除一切不在朝廷编制以内的所有武装,并如实上报治下人口。

王师将重新接管全国军队,顽抗者,视为谋反,严惩不贷!

高丽太祖王建立国时借重了豪族的力量,并且终其一生都没能走出后者的掣肘。

随后的两百多年里,高丽一直饱受豪族截夺国家人口赋税问题的困扰,各种社会矛盾和国家动荡的根源基本都与这个问题有关。

期间,其国也出过光宗王昭、成宗王治等英主,意欲引进中原王朝的力量推进“华化”改革,以期逐步摆脱豪族的影响。

却因反对力量过于强大,始终不能彻底解决尾大不掉的豪族。

而在输掉对同舟社的战争后,高丽王室式微,更是压制不住进一步做大的豪族。

若不是同舟社在背后支持,高丽可能早在王俣时代就已经亡于内乱了。

尽管因为徐泽的暗中操作,高丽王室和豪族的力量再次回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终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李资谦为了阴谋篡位,在侵夺王室权力的同时,也实际放松了对地方的控制,更导致高丽国内的力量对比失衡。

回顾历史,从王建立国至今,高丽政权就没有“集中统一”过。

如今,小国主才经历差点丧命了的动乱,就下达这道注定会被各地抵制反弹的荒唐诏令,莫不是被李资谦、枳俊京吓坏了脑子?

作为豪族的立身之基,手中的兵马和人口,是绝不可能交出去的,就算朝廷的军队很强大,也要打败了自己再说。

更何况,现在的高丽朝廷,还有什么能打的军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铁了心要对抗发疯的朝廷,

少数隔着开京不远的小豪族打探到了部分内情,知道高丽即将改天换地,老实选择投靠最强者。

更多的豪族势力则嗅到了极度危险的气息,决定先观望时局变化再做选择。

在急剧变化的大形势下,也有人没得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水浒新秩序》,方便以后阅读水浒新秩序第七十三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水浒新秩序第七十三章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并对水浒新秩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