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攻城

作品: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作者:宇丑|分类:历史|更新:2020-08-03 08:43:41|字数:8088字

刘崇谏脸上露出几分的不屑,“刘彦贞昏庸无能之辈只会阿谀奉承,陛下叫他领军实在不智。”

刘仁瞻呵呵一笑,“刘彦贞确实没用,不过陛下给了他派遣的两万人中有五千水军,而北军不是步卒就是骑兵无论有多少人马也不下了河,只要水军截断了他们的归路,老夫帮刘彦贞一把又何妨,呵呵……”

淮河边上的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方圆十里入目一片漆黑,若仔细搜寻还能找见烧焦了的水鸟或烤熟的鹌鹑蛋。

只可惜那寨堡也烧了,里面驻扎的唐军应该在大火来到之前都逃走,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好在南边不远就有一个小镇,白延遇派人过去不费吹灰之力就给占了,找来材料在原址上搭建浮桥。

民夫也找了几百个,一开始和那些操船渔民一样死活都是不愿意来,听说给钱才勉为其难的过来,就这样还横眉竖眼,干活也是消极怠工,直到白延遇拿鞭子打人这才踏实了一些。

徐羡很奇怪在他们搭建浮桥的过程,唐军竟然没有派人来攻打或者骚扰,毕竟这儿离寿州城也就只有二十多里,难免怀疑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

白延遇解释道:“没什么好奇怪的。南军战力不济,若在城外野战五六千人马方能和咱们这三千多人打个平手,即便如此也是胜负难料。

不过南军善守,与其冒险白白的折损了人手,不如以逸待劳等着咱们大军攻城,一旦咱们现了颓势他们就会出城狠狠咬上一口。你只管放心搭桥,他们不会来攻的。”

如白延遇所说的一样,他们忙活了半个月,一座宽大的浮桥都搭好了唐军也没有派人来攻,只是有斥候过来查看,还跟猱子小小的打了一仗。

李谷并非在后面磨洋工,一路之上他分兵拿下了固始县和亳州,这才耽搁了时间。到了淮河边上,见前锋连浮桥都搭好了,对两人又是一番口惠而实不至的褒奖。

半个多月不见,李谷已是越来越有大帅的样子,呼和怒骂颇有威势,将校对他也尽力恭维奉承,刚一出兵就连克三城确实值得骄傲。

大军在淮河边上休整了两日,李谷便迫不及待的赶往二十里外的寿州,这里才是此次征淮的主菜。只是这道主菜应该没有想象中的可口,围着城墙转了一圈实在不知如何下嘴。

寿州城不算太大但是城墙却很高,很明显上面有一段是刚刚修不久的,十余里的城墙似乎没有一块损毁的墙砖,和整齐平滑的寿州城墙相比,坑坑洼洼的开封城墙简直就像是个麻子脸,难怪柴荣看不下去。

另外寿州的护城河也很宽足有两丈,河水碧绿幽深,实在难以判断深浅。李谷干脆叫熟悉水性的士卒趁夜查探。士卒回来禀告护城河深有一丈,而且河岸两边十分的陡峭,他上岸时弄出了水声,险些被墙上的唐军射死。

寿州城里的唐军也没有因为敌军兵临城下而惊慌沮丧,一个个在垛口站得笔直,手里的长枪从来都没有歪过,不论昼夜都是巡逻不辍,听了一宿墙根儿的赵珂说他们还有口令,而且一天晚上就换了两回。

比起高耸的城墙,幽深的护城河,徐羡觉得那个穿银甲戴披风时常在城墙上出没的老者更让人忌惮。总能看见他沿着城墙巡视,亲昵拍着士卒的肩膀与他们说话,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可是从士卒的姿态来看对他恭敬又亲近。

天时地利人和,周军似乎一样都不占,可李谷在准备了十天之后,还是向寿州城发起了进攻,他别无选择。

木槌重重的敲在床子弩的机括上,枪杆粗的箭矢呼啸着飞向城墙,坚硬锐利的枪头射在城墙上面碎屑飞溅,城墙上的唐军连忙的缩到土墙后面,一个动作慢的唐军士卒直接被射爆了脑袋,红白的液体漫天抛洒。

第一波攻击刚刚停下,第二波攻击已经到来,投石车挥舞着有力的臂膀,把斗大的石头射向寿州的城头。

嘭嘭嘭……

石头击在城墙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留下一个微微凹陷的坑,哗啦一声落在水里激起大片的水花;又或者呼啸着飞跃城头,也不知道谁家的房子要倒霉;若是力道正好不偏不倚的落在城墙上面,便会换来一阵惨叫。

两波攻击下去,城头上的唐军被暂时的压制住,周军立刻推出十余辆大车来,朝着寿州的城墙缓缓驶去。

这十几辆车很奇怪,没有把手也没有护栏,只有宽阔整齐一个平面,下面是四个偌大的轮子。此物名叫壕桥,顾名思义是用来过壕沟或者护城河的。

只要把壕桥的两端突出的部分架在护城河的两岸,便能搭建起一个便捷的通道,让士卒和其他的攻城器械通过。

壕桥大而笨重,即便几十人来推走得也很慢,可是城墙上的周军并不攻进他们,只把女墙后面的床子弩对准周军的投石机。

嘭!

只挨了一箭,高大的投石机就散了架缓缓的倾倒,操炮的士卒纷纷的闪躲,几个跑的慢的直接被粗大的箭矢钉在地上,肚皮直接破开,鲜血淋漓的内脏撒了满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方便以后阅读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第五十三章 攻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第五十三章 攻城并对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