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临淮南

作品: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作者:宇丑|分类:历史|更新:2020-12-28 00:06:43|字数:8092字

翟守珣道:“令公何必要分给士卒土地,给了他们也未必会种。”

“无恒产者无恒心,不会种就少分他们一些交给军眷去种,淮南膏腴之地还怕没有产出。”

翟守珣面色平静,心中却是万丈波澜,他算是明白自己被徐羡骗了,这位不是来淮南平叛的,而是要占据淮南为己有。

如果说李重进行径还有些遮掩,徐羡简直连兜裆布都不要了,翟守珣心中那个后悔,若是当初找对了人,此刻就在京中享受高官厚禄了。

“属下以为每个军户分上五亩田地便够了,多了话的那些妇人孩子也种不了,若是再多那些豪绅心怀积怨,恐不利于地方安定。”

“五亩就五亩吧,告诉他们某不叫他们白捐,军眷迁居城外空出来的地方都分给他们,扬州周边还有不少荒地水泽,只要他们开垦出来的土地,十年之内一律免税,若还是不识抬举,就别怪某不客气了。”

“令公宽宏,相信他们一定会满意的。”

“翟先生替那些豪绅如此上心,怕是没少了收了好处吧。”

翟守珣立刻苦着脸辩解道:“属下冤枉绝不敢收受贿赂为人说项。”

“只要你能把某交代的事情办妥帖了,收点好处也无妨,某不是那么计较的人。请先生助我安定淮南,过上两年一定荐你去京中任职。”

“多谢令公!”翟守珣拱手谢过心中却道:“赵匡胤岂会眼睁睁的看着你占据淮南两年,怕是要趁你立足未稳便要领军南下了。”

翟守珣刚一转身,就见韩微脚步匆匆的进来。这个驼子虽然年轻可是做事沉稳老练,鲜少见他这般急促,定是有要紧的大事,不自觉的脚下就慢了一步。

只听韩微禀道:“令公东京传来消息,官家班师回朝只停歇了三日,就再次领军南下了,定是冲我们来的。”

徐羡笑道:“除了我还有谁值得他这般兴师动众,现在他们到哪儿了?”

“尚未有确凿消息,不过以属下推算他们匆忙南下,多半走不太远。”

徐羡摇摇头道:“我可不这么觉得,我若所料不差,他可能要学我轻骑突进。只要到了顺利抵达扬州,无需动用刀兵,以他皇帝身份就能将我手下的禁军带回,将淮南军肢解。

我除非打起反旗顽抗到底,不然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他回东京了,我家中有个悍妇护着,还能做个悠闲的驸马,至于你大概只能不明不白的死了。”

韩微却笑道:“某可不相信令公愿意做个混吃等死的外戚,想必心中早有定计,吴虞侯前几日带着一千人马出了城,多半就是执行令公的布置了。”

“哈哈……果然瞒不了你,这就传令红巾都随我北上!”

轰隆隆,轰隆隆……

一支骑兵沿着夕阳的官道极速的奔驰,骑兵的队伍很长,一眼望不到头,怕是有两三万之多。在众多的骑兵之中,一件赭黄色的披风极为的眨眼,马上的骑手黑脸发红,斗大的汗珠不时的从头盔之中滚落,霞光一照满脸的水光,可见他十分的辛苦。

一旁的张琼大声的劝道:“官家刚刚在潞州打了一仗,哪里禁得住这样赶路,还是停下来歇歇吧。”

赵匡胤却回道:“到了淮河边上再休息也不迟!”他心中却在嘀咕,只要过了淮河就能免于淮南的割据,若是不能就意味着他总有一天要和徐羡在战阵上持刀相向,直到有一人战死,而他甚至没有把握会是胜利的那一方。

前方的道路忽然一亮,一条被霞光染红的玉带缓缓东去,看着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赵匡胤心头一喜,不断催马跑到最前方,当看到河的北岸停满了大小的船只,悬着的心也终于放回肚里。

见前方有几个官员立在官道边上等他,就放缓了速度,到了官员跟前就勒住马缰,不等他下马官员就已经拜倒在地。

“泗州刺史毕宗敏恭迎圣驾!”

赵匡胤一抬手道:“都起来吧,朕传旨给你,让你准备好的东西可都齐全了。”

毕宗敏起身回道:“自三日前收到官家的密旨,臣就一直在积极准备,官家所需的东西一切准备妥当,官家一路辛苦,请先到码头边上棚子用茶用饭,臣也备好了干粮给大军食用。”

赵匡胤点了点头,跟着泗州刺史一直到了码头边的棚子里面,望着宽阔的河面和那些杂乱的舟船道:“这里当修个浮桥的。”

毕宗敏回道:“这里本就是有浮桥的,不过前些时候被人给烧了,这里河面宽阔想要修浮桥十分的不易。”

“时间太紧把干粮都带上,到了对岸再吃也来得及,张琼你这就组织士卒配合船夫过河。”

赵匡胤坐到椅子上,看着一桌子的佳肴斥责道:“行军打仗哪里用得着这么奢侈的饭食,给我留两盘菜剩下的都分给士卒。”

他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拿过一个松软的蒸饼送到嘴里,就着眼前的两盘菜大吃大嚼起来,两腮被食物撑得老高,仍是军汉做派,没半分皇帝的威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方便以后阅读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第四章 兵临淮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第四章 兵临淮南并对与皇帝备胎们的乱世生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