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内部矛盾

作品:大国芯片|作者:如意平安|分类:都市|更新:2020-10-24 09:54:55|字数:4778字

各种杂音铺天盖地,喧嚣尘上。

于小强始终没有正面回应,他觉得耍嘴皮子没用,硬刚靠的是实力。

没有实力,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这段时间他更加注重的是内部管理,尽量挖掘自己公司的潜力,包括人力,技术,产品的质量,销售的渠道,制造的成本。

但是,那么大一家公司,要做到人人齐心,每个人都对公司抱有必胜的希望,这是不现实的。

所以当乌云快要遮住天空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想的不是怎么样去战胜困难,拨开乌云。

而是在别的公司的煽动,迷惑,或者说高薪的引诱下,选择了跑路。

对于这种人,于小强能怎么样呢?

只要不带走特别的技术,签订商业保密合同,不将公司的机密技术泄露,要走的人,自然是慢走不送。

但是,就算有保密协定,人家去了另外的公司,为另外的公司服务,在利益的诱惑下,他能不出卖公司的技术和创意吗?

不太可能。

所以比起外部的压力,内部的人才流失和人心的不稳定,对于小强和他的公司伤害才是最大的。

只有于小强,唐婉,杨杰,杨静他们四位最大的股东在一起开会的时候。

除于小强外,三个人都愤愤不平。

特别是心直口快的杨静,她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说:

“狗日的这些家伙,公司蒸蒸日上的时候,削尖的脑袋往公司里钻,一来就想升职加薪,占据高层。

现在看见形式不妙,拍拍屁股就走人,一点职业道德都没有。”

杨俊话音刚落,唐婉又接口说道:“杨总监说的没错,我觉得吧,这些家伙就像墙头草,这边风吹就往那边倒。

他们走不要紧,带走了公司的技术和很多核心的机密,走的时候还煽动人心,弄得一些不明事理的人跟风起哄,人心惶惶,老大,你说该怎么办?”

三个人只有杨杰没有发言,但三双眼睛齐刷刷的都望向于小强。

公司平稳发展的时候,几个人聚在一起,总会开一些比较以风趣幽默的小玩笑,气氛也很轻松活泼。

而现在谁都没有心情说与工作不沾边的事情,每个人脸上都布满愁容,眉头紧锁,小脸儿变得很压抑。

由此可见,公司面临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呐。

于小强端着咖啡杯慢慢的喝着咖啡,望着几位同事焦急和期待的眼神,好久好久都没有说一句话。

当然没说话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计划,没有想法,他是在计划还没有成熟之前,不知道该跟几位同事怎样说。

“老大,你就说说呗,现在都火烧屁股了,你还一点都不急的样子。”

一向很沉得住气的杨杰也终于发话了。

“关于人才流失和人心不稳这件事情,确实有点难办,都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家要走,难道你留得住吗?”

于小强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又端起桌上的咖啡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想了想,笑着说:

“其实也没什么,真正的核心的东西,他们走的人也并没有了解多少,再说他们没有关键的设备,没有庞大的团队协作,就算有一些技术有一些创意,他们也不是短时间能弄出来的。

所以技术方面并没有什么太担忧的,关键是我们要一刻不停的向更高端的地方挺进,拿出世界领先的东西。

这是我们接下来能够生存的重中之重啊。

至于人心问题,在这样庞大的压力面前,有想法,担心,其实也正常。

需要各个部门的领导加以引导,加强和同事们之间的沟通和团结,多以身作则,不管是生活和工作上,都要多关心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公司就像家一样的温暖,以增强他们的凝聚力。”

“还是老大想的远,老大就是老大,关键时刻总能力挽狂澜。”

唐婉眉头舒展了一些,随即又像想起什么似的问道:“老大,财务缺口问题怎么解决?”

唐婉是主要负责财务和人事方面的总监,所以公司的财务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她是最先知道的人。

“现在每个月的缺口大概有多少?”

于小强现在手机每个月能提现三个亿,所以财务缺口只要不是过大,就不是什么问题。

可唐婉盘算了一下说:“按目前这种形式,每个月大概2到3个亿的缺口。

但是,如果后续形势继续恶化,第一大国的制裁真正落地,缺口就会越来越大,并且现金链越来越吃紧。”

“每个月我都有三个亿的现金净投入,所以目前问题不大。

后续嘛,需要加大各类新技术的功克力度,除高端光刻机和高端芯片一时半会儿无法突破以外。

其他的一些技术咬咬牙,其实是很快见成绩的,我们本身就是科技型企业,搞得就是应用科技的创新。

只有不断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走高精尖的路,才能越来越具备竞争力,只有将别的企业远远的甩在身后,公司才能一奇绝尘,摆脱困境,创造辉煌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国芯片》,方便以后阅读大国芯片第124章 内部矛盾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芯片第124章 内部矛盾并对大国芯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