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倾轧

作品:北宋:我成了赵佶|作者:读史明智|分类:历史|更新:2022-01-31 00:03:01|字数:2212字

“我大宋开国至今,皆厚待士大夫。

然则,如今官家欲盘剥士大夫之先河,强征吾等臣僚家财十分之一,岂非明君圣主所为乎?!”

王黼对赵官家的进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臣唏嘘不已。

他最后一句话,说得太重了。这也是他一向被赵官家宠溺得得意忘形的结果。

赵吉面露耐人寻味的笑,说道:

“朕欲让卿等捐出家财的十分之一,又不是入了朕的左藏库,而是要入国库、要用于赈灾、用于平叛各地的乱民造反、用于西面和北方的防的。

众爱卿皆知,我大宋开国至今,皆厚待士大夫。

此时,国家困难,难道诸位爱卿就不愿意为我大宋出些钱财粮帛吗?”

赵吉的这话,把也想开口附喝着少宰王黼的许多大臣的口,都给堵上了。

可是,王黼却感觉,自己方才说了那么重的话后,赵官家居然没有发怒,还是笑呵呵的,这就让他的心里更有底了。

他回头,看向群臣,他那小眼神,示意着其它的大臣们也一起跟他向官家进言,不要打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家财……

可是,太宰余深立即佯装咳嗽。

“咳咳咳……”年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余深,用手捂口,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他前仰后合,可是他的目光就是不与少宰王黼的目光相对。

尚书左丞张邦昌、尚书右丞李邦彦互视一眼后,也迅速地低头不语了,就是不接少宰王黼投来的期许目光。

其他的很多文臣,虽然心里是极其赞同少宰王黼对官家的进言,

可是,他们心里感觉自己平日里没有王黼受宠,王黼进言说了过头的话,赵官家能原谅他,

可是轮到自己也一起帮着王黼进谏诉责官家,那么赵官家怀恨在心可怎么办呢?

日后,官家找麻烦,自己可极容易被贬官的。

因此,在场的大多数文官们,还是保持着观望的心理,皆默默不语,偷偷地看着少宰王黼能否进谏成功。最好不用自己出头,就能坐享其成。

现为淮康军节度使、保和殿大学士的蔡攸,也持观望的心理,他自然也不愿意捐出家财的十分之一。

蔡攸的淮康军节度使是名誉官职,保和殿大学士才是他现在的实职。

蔡攸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时,任宣和殿大学士。

可是到了赵吉的原主北宋徽宗宣和元年,这皇帝的年号就是宣和,蔡攸所之前所任的宣和殿大学士,恰巧与皇帝的新年号“撞衫”,便把“宣和殿大学士”改名为“保和殿大学士”,属侍从贴职,品秩同资政殿大学士。

大宋朝很多宰相,在没有登相位之前,大多数是某某大学士。而且,蔡攸的梦想,就是也能像他爹蔡京那样,登上相位。

如今,蔡攸与自己的老爹反目成仇已经半年了,他也从自己的老爹蔡京的太师府搬了出来有半年了。

虽然蔡攸住着赵官家赐给他的府第,不用为买宅子发愁,

这些年来也有不少的积蓄,

但是,分家后的蔡攸要维持着一大家子继续如之前在太师府上的豪华奢靡生活,真的让蔡攸感觉很缺钱啊!

蔡攸是打心里支持王黼的进谏,让官家收回成命,不要让他们捐出家财的十分之一。

可是,蔡攸是个有心计之人,他回头,扫视了一眼他的几个弟弟……

蔡攸看到,他的弟弟们,皆低头不表态……

蔡攸心里狐疑起来,据他所知,自己父亲蔡太师也接到官家游艮岳的旨意,自己的父亲却托病走不动路无法前来,只是让在朝中任官的几个儿子前来。

以蔡攸对自己父亲的熟知,一来,自己父亲在半年前因“病”致仕,那是真的病了吗?

自己的父亲,那是一点病也没有啊!

之前,蔡攸越来越感觉自己不受父亲器重了,自己的仕途好像没有前进的盼头了,自己当学士、大学士已经十几年了,

他父亲不但不帮他,反而提拔重用蔡攸的几个弟弟,三弟和四弟的已经与他官职相当了,五弟还取了公主……

这让他对老父亲蔡京,非常怨恨。

恰巧,蔡攸发现半年前的赵官家对群相之首的蔡太师,心生芥蒂……

所以,他就顺着赵官家的意,回府上为七十三岁的老父亲蔡京诊脉,并代笔为老父亲蔡京请辞,因病而致仕(退休)。

而在近二十年里,蔡京当了三次宰执,赵官家特许劳苦功高的蔡太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的朝会时依然上朝,每逢大事或庆典时蔡太师依然要出席……

蔡攸不见老父亲蔡太师前来参加此次游艮岳庆典,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他知道,这次赵官家组织的君臣同乐游艮岳,这其中的水很深啊!

自己应该往哪边站队呢?

少宰王黼这边,貌似借在场的所有士大夫们出头说话,其实是他想极力维护他自己那千万贯家财,不至于损失掉上百万贯钱而已。

自己若站在王黼这边,有可能得到在场士大夫们的好感,但是那又能有何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北宋:我成了赵佶》,方便以后阅读北宋:我成了赵佶第71章 倾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宋:我成了赵佶第71章 倾轧并对北宋:我成了赵佶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