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选择

作品:一品布衣|作者:李破山|分类:历史|更新:2022-07-03 20:17:11|字数:4456字

宴席上的气氛,有些不好。

徐牧心底发沉,不断盘算着主意。当然,哪怕袁陶真要拉拢,他也并未怪罪。

只是这等的烂疮大纪,他并不想碰,免得染上一身脓血。

“这一轮的狄人叩边,若非是小东家力挽狂澜,说不得河州城,便要早早失陷了。”袁陶捂嘴咳了两声,淡淡开口。

这番话,自然是说给那位定北侯听的。

依着徐牧的猜测,这定北侯李如成,应当属于那种摇摆不定的角色。说句难听的,真要是袁陶的人,这会早该和徐牧撞烂酒杯了。

“袁老弟,这样的话,以后切不可再说。”李如成淡淡开口,“朝堂上下都知道,破狄的首功,乃是征北将军赵青云,只差一步便可封侯。”

袁陶微微一笑,并没有任何不满。

整个大纪都知道,他曾经是大纪的监国,但也都知道,幼帝登基之后,并没有按着祖训封他为王。

若是以身份而论,他和面前的定北侯,确属平辈同僚。

“这些话,不过是酒宴上的逗趣。”袁陶淡然点头,“不过老侯爷该知道,当初你的爱孙小婉姑娘,可是这位小东家,边关二千里送回来的。”

李如成皱了皱眉,转头又打量了徐牧几眼。

“我听说,你懂骑行之术,不知教授兵法的,是哪位高人。”

打开电脑,逛军事贴吧的。

当然,徐牧不可能这么说。他面如平稳,循着李如成的话头,冷静开口。

“十二岁那年,在望州外的河子,遇一位钓鱼老叟,我帮他补了线,他便送了我一本兵书。”

“你那时哪儿识字!”李如成脸色动怒,只以为徐牧在诓他。

“是一卷老图册,一边看一边琢磨。”徐牧淡笑。

这一下,不仅是李如成,连着袁陶都显得微微吃惊,收拢的消息里,可没提到这一茬。

“兵书呢?”李如成语气急喘。

“司虎上茅厕抹完了。”

嘭。

李如成狼狈瘫坐在位置上,若非是袁陶在场,指不定要开口骂娘了。

面前这小东家说的,虽然不能尽信,但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念想。否则的话,根本没法解释得通,一位望州城里的小棍夫,如何懂得排兵布阵。

“二位,饮……酒。”袁陶古怪地摇了摇头,打了圆场。

李如成闷闷地灌了几杯,看向徐牧的眼光,越发不喜。

“老侯爷,我说过了,这小东家可是个大才。”袁陶裹了裹大氅,终于插了话头。

徐牧沉默坐着,不用猜都知道,袁陶下一步想说什么。

“老侯爷啊,我可不敢瞒你,这徐小东家,与我关系甚好,等同于我的内弟。”

“若有时间,该多多走动的。左右我这弟弟,和小婉姑娘也是熟人。”

李如成浑然不动。刀削般的脸庞,再度抬起,一双狐儿般的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许久。

“今日下了雪,袁老弟还请注意身体。”让徐牧没想到的是,这李如成,居然是生硬地转了话题。

碍于袁陶在场,他也不便多说。实则在心底里,他并喜欢这条路子。

“承蒙老侯爷关心,来,你我再同饮。”

屋子外风雪呼啸,而侯府的正堂里,一场酒宴的觥筹交错,直直到了黄昏时分。

踏过院子里的积雪,李如成带着几个亲卫,沉沉翻身上马。临走时,又再度转了头,略有深意地看了徐牧最后两眼。

“侯爷让我入行伍吗。”屋檐下,徐牧久久叹了口气。

“瞒不过你。”

袁陶捂嘴咳了两声,拉着徐牧的手臂,重新走入正堂。

“天下人都知,我袁陶没有时间了。”

接过老参茶,袁陶舒服地喝了两口,苍白的脸色,才难得露出一丝红润。

“侯爷,我不想入朝堂。”

“我知道。”袁陶面容冷静,“听说你在边关大胜的消息,我差点忍不住,要入殿替你争功,至少封个小将军。”

“但我忍住了。”

“我想通了,这等的时候,你不宜太过暴露,会树大招风。而且,我也知你不愿意入朝堂。”

“那侯爷还如此……撮合我与李家姑娘。”

“小东家,你可知李如成的定北营,有多少大军?”

“不知。”

“除开吃空饷的,我估计还有五六万。”

徐牧有些吃惊,从未想过,李小婉的祖父会这般有权势。

“李如成今年六十有七了,即便身子再硬朗,依然熬不过天年。三代单传,李硕墨又不成器。所以,你别看他一脸倨傲的,他想找个好女婿,比谁都急。”

“入赘?”徐牧怔了怔。

“应当是。”袁陶喘了口气,“这一轮,我不过是给你铺了桥,你要不要走,还是你自个的决定。”

“但我想说,你成功娶了李小婉,跟着去北边挣一番军功。哪一天李如成死了,你便是定北营的三军主帅。”

“李硕墨会愿意?”

“别提他,前几年跟着入定北营,两万正规营,被五千马匪杀得丢盔弃甲,名声都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品布衣》,方便以后阅读一品布衣第一百九十三章 选择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品布衣第一百九十三章 选择并对一品布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