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教书与教人

作品:一品布衣|作者:李破山|分类:历史|更新:2022-07-12 20:27:08|字数:4222字

雪夜之前,二三十列的马车,总算是入了内城,寻了野镇住下。

人数太多,分了足足四间客栈。

又怕生出黑店的祸事,徐牧索性分了几帮子的人,轮流值夜。

“东家不如先立个威风。”贾周被扶下了马车,犹豫着开了口。

徐牧自然明白其中的意思,无非是立个下马威,能省去许多后续的麻烦。

但这样一来,势必会让他们这群人,过于引人注目,这不是徐牧想要的。

“文龙先生,是否发困?”沉默了下,徐牧凝声开口。不管如何,终归是新加入的人,要问个一二。

“东家要与我秉烛夜谈。”

“称不上,只想讲讲话。”

“再好不过。”

贾周回了身,谢过了搀扶的一名山猎,才撑着重伤的身子,慢慢走上客栈的楼梯。

连着被捅了二三刀,还能这般硬挺,也算个妙人了。

犹豫了下,徐牧走前几步,搀着贾周的身子上楼。

“那刘阿东在打下当阳郡的第一天,听了一位算命老生的话,立即称帝,定国号大顺,又拜我为大顺宰辅,便是像东家这般,搀着我走了几步。”

“我并非是假意。”徐牧有些无语。

“我定然知。”贾周转头,撑着露出了笑容,“我拜东家为主公,也并非是假意。”

“怎讲。”

“其一,东家自荒山而来,与二三百的村人同行,定然是收拢为庄人,不管目的如何,终归是个仁字。”

徐牧淡淡一笑,没有应声。

“其二,我看了下,东家手底只有三十骑的骑师,面对数倍的溃军,便敢抽刀冲马,可想而知,这三十骑的人不简单,至少是见过大场面厮杀。而东家,也定然不是简单的人。”

徐牧微微怔住,贾周的分析,极为对理。

“其三,东家胯下的灰马,眼有泪槽,乃妨主之说,东家自然也知,却骑得安然无虞。”

贾周抬起头,微微一笑,“这便能猜得出,东家是个不信命不敬天的人。一般来说,这种人生在乱世,若得了机会,便是一方的枭雄。”

“你猜错了,我不过是内城一酿酒徒。”

“东家做酿酒徒,我便做记账老生。东家做枭雄,我便做谋士。”

讲这句话的时候,徐牧分明看见,面前这位私塾先生的眼睛里,多了丝期待的味道。

“先入屋吧。”

并未在这种话题上纠缠,徐牧扶着贾周,走入了二楼上的厢房。

待入坐,徐牧刚要倒杯热茶,想想又不对,沉默地放下了茶壶。

“并无碍,即便是黑店,也不会用如此拙劣的迷晕法,再者,外头还有巡哨的人,一时得不了手,所以不会打草惊蛇。”

徐牧有些好笑,自个谨慎的性子,当真要被贾周戳得体无完肤。不过,这人确实是个大才。

“听说文龙先生,是教私塾的?”

“正是,教了一十四年。拢共教出八个甲榜,二个探花郎。”

“不得了。”徐牧惊了惊,没记错的话,陈家桥好像也是个甲榜。

“我在乡里之时,许多人见着我,也如东家这般,以为我教书有功,堪称名师。”

“莫非不是?”

“都入了朝,做了沆瀣之吏,我何功之有。”

徐牧脸色顿住,大势之下,烂疮一般的大纪,贴得越近,便越要跟着化脓。

当然,袁陶除外。

“我的娘子告诉我,既然不想这般过下去,家中又无子嗣,便去试一次。”

“你娘子呢?”徐牧皱了皱眉,若贾周是个寡情之人,他定然不会用。

毕竟都造反了,家中的娘子要怎么办。

“病死了的。”贾周垂着头,一时看不出表情。

“我教书之时,每月有八钱月俸,三钱抓药,三钱买杂粮炖糊糊,另有二钱,偶尔会买些鲜鱼熬汤,喂给娘子来喝。”

家中娘子重病卧榻,怪不得没有子嗣。

“大纪兴武十四年,我最得意的一个门生,中了探花,我喜得抠出二钱银子,买了些他喜欢吃的干脯蒸糕,连夜入了长阳。”

“东家,你猜发生了什么。”

“什么……”

“他对旁人说,我不过是个相熟的老乡人,也未请入府院,连着送过来的干脯蒸糕,都被他扔在了巷子里。”

“我遥遥记得,那年秋闱他入长阳大试之前,跪在我面前,一边抓着圣贤书,一边说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话。”

“并非是记恨,而是我在想,好端端的一个人,为何忠孝礼仪的圣贤书,却能读到了狗肚子里。”

徐牧答不出,但能想得到,那一日狄狗犹在叩关城,而长阳的水榭书院,却在作着颂盛世的诗文。

“我教人落了下乘,便想着教教这个天下,如何吐去污浊,回一片人间清明。”

徐牧沉默不语。

穿越而来,他见过太多太多的人,如贪功的赵青云,如抛弃糟糠的尤文才,如嚣张的世家子卢子钟,如谋而后动的常四郎,还有一心救国的袁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品布衣》,方便以后阅读一品布衣第二百一十一章 教书与教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品布衣第二百一十一章 教书与教人并对一品布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