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

作品:一品布衣|作者:李破山|分类:历史|更新:2023-01-17 21:32:05|字数:4722字

昭武郡的事情,对于徐牧来说,没有任何商量的可能。别说董文给了什么欠文,哪怕把整个昭武郡给出去了,他一样要出征,将凉州疆土,完整无缺地拿回来。

寸土寸血,山河可以蒙尘,但不能碎。

“我原先以为他疯了,可没想到,还给我留了这么一个烂摊。”徐牧皱住眉头。

不得不说,董文的这一手,确实玩得很脏。

回蜀的时间,只能再往后稍稍了。

……

凉州之外,余当城已经初具规模。在蜀州工匠的帮助下,这座前哨的小城关,开始有了繁衍生息的轮廓。

但今日,原本热闹的筑城工事,并没有进行。反而是在围着的砖墙里,聚了一大票的余当部落勇士。约莫有三千余人,在余当王的带领下,开始骑上羌马,呼声连天。

早在昨日,消息送到的时候,余当熊便一夜难眠。并非是抉择两难,单纯是一种睡不着觉的兴奋。

很多年了,不仅是羌人大部落的欺压,还有西域那边的狗夫,也时不时来捶两拳。

眼看着余当部落,刚顶住压力,有了兴起的苗头。却不料,又被凉州王董文带队翻车。庆幸的是,这一轮,他终于有了大腿,背靠蜀州,大树好乘凉。

挂甲上马,将宝石毡帽套在头上,此时的余当熊,原先老态的脸面上,布满了战意。

“父亲,要不要……再和西域使团的人,说上几句好话。”

余当熊笑了笑,看着劝阻的好大儿。

“说什么?该说的都说了,再者,蜀王已经送来了消息。”

“父亲,若是得罪了西域那边,恐怕要解释不清——”

“除了蜀王,我还要向谁解释?我是个王,是放马挑刀的王,我向那帮西域蛮狗解释什么?我解释个卵!我余当部落,也是西蜀的一员,哪个动西蜀,我余当勇士的弯刀,便剁了他的狗头!”

“上马!”

余当熊满面杀气,提了金弯刀,带着三千余骑,气势汹汹地便往城外冲去。

在余当城的城外,有千余人的使臣团,还在颐气指使。为首的一个尖帽络腮胡,正罗里吧嗦的,指着一份欠文喊着什么。

简易的城门大开,余当王骑马出阵,举着金弯刀,在阳光之下声声怒吼。

“谁敢动西蜀,我动他老娘!”

“杀!”

……

“主公,传来的情报里说,余当王已经动手了。千余人的大轮国使团,被杀得只剩下四百余人,仓皇逃出了玉门关。”

“老余当这么猛。”徐牧怔了怔,原先还以为,余当王会做个老好人,和一番稀泥。却不料,当真就动手了。

“背靠西蜀的大树,余当王这是在向主公明志。”

“做的不错。”徐牧露出笑容。实话说,先前的事实,他确实有点反感西羌人,但现在看来,余当王还是懂事的。

“余当部落,杀了这一拨的使臣。在后,肯定还有祸事,主公需小心了。”

“无妨。我还是那句话,中原的疆土,不管是羌人还是西域,都别作念想了。我堂堂一个西蜀王,连麾下的疆土都护不住,干脆重操旧业,滚回去卖酒得了。”

“主公高义。”

徐牧仰起头,“文龙,凉州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好事多磨啊。”

派出去的探路营,哪怕有了向导,但进展并不算快。徐牧有想过,先派出一支使臣,但这样闭塞的情况下,恐怕没走到半途,便要迷路了。

玉门关外的隔绝,互市关闭,都护府的撤军,随着大纪的国力衰弱,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

等哪日通了道路,徐牧还想着,在西域的都护府重新驻军,扬中原之威。当然,这事儿要稳扎稳打。

“文龙,凉地的征募,情况如何了?”

贾周取出一份卷宗,“征募情况很一般。主公也知,凉州并不算良田富庶,这两年来,董文南征北战,粮草也只是堪够。”

“正因为如此,董文才会想办法,要攻占蜀州,作为后方的粮仓。”

不管是流民,或是穷苦的百姓,在乱世从军的念想,无非是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一口饱饭。粮草出现问题,征募的事情,也会跟着迟缓下来。

当然,徐牧可以选择,发出一道政令,强制拉丁募兵。但这样一来,便和先前的路子,背道而驰了。

“今年开始,蜀州那边,已经按着主公的计划,实行一年两稻。而凉地这里,命令已经下发,各路的大军士卒,在无战事的时候,也会跟着屯田。如果不出问题,明年西蜀的粮仓,应该会很富余。”

“文龙,典农官的择选,可都是自己人?”

贾周点头,“这是自然。共有七员典农官,都是我亲自挑选的。”

典农官的职务,便是司职农桑之事。这其中,若是有人做了硕鼠,对于西蜀的储粮大计,必然造成很大损失。

“如今整个西蜀,共有的兵力,约有十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万人的凉州新军。具体的分布是,暮云州四万人,凉地诸州五万人,蜀州一万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品布衣》,方便以后阅读一品布衣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品布衣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并对一品布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