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集体力量大

作品:中医高源|作者:唐甲甲|分类:都市|更新:2023-07-21 08:19:50|字数:8140字

谭云又赶紧看向高源,期待着高源赶紧再解释一波。

高源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谭大夫锤子选的没错,但是用的巧劲上面是有问题的。”

谭云听完一怔,这怎么一棒子打回他这里来了?

“哦?”病人儿子露出了好奇之色:“哪里有问题?”

高源说:“你父亲的病啊,说白了叫做虚人得重病,外强中干。谭大夫开方子的问题就在于驱邪和扶正都不够彻底和果断。虽然开的都是对症的,可依然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

谭云双眼骤然一空,他也是有点本事的,被高源这么一点,顿时恍然了过来。

高源对谭云道:“我仔细思索过,病人的湿热病邪很重也很深,内因应该是素体不强,脾胃不健,胃肠蓄积,自身能力不足无法排除病邪。”

“湿与热结,缠绵难解,病情迷离变幻,六淫外邪,为湿邪最难解。尤其是患病之人又正气虚弱,越是正虚邪盛,治疗起来就越是棘手。”

“病邪之所以强盛是因为正气衰弱,祛邪不免伤正,扶正又可能助邪。重重顾虑之下,常常使得医者不敢放手施为。”

谭云又是感怀又是尴尬地点头,高源完全说中了他的心思。耍大刀,舞枪棒,说起来都很简单,可你也得看对方是个什么人,还没打死老虎,先把人给锤死了怎么办?

火中取栗,刺中拿花,需要可不仅仅是胆识,更是本事!

而谭云很清楚知道,单凭他自己,可没这么大的本事,他诚恳都说:“高大夫,请您多指教。”

高源指着他的方子说:“清解之法呢,并不是不对证,但病人脾胃虚弱,硝黄入胃,根本运化不了,所以只能存积于中,等你开了下行的药,所以才会导致热结旁流的表现。”

“病人邪热流连于阳明经腑,无有出路,终至内传心包,所以才会出现高热不退,神昏澹语,舌质红绛等症状。”

“温热久蕴,津液枯耗,又屡进寒凉浚利之剂,导致正气虚极,脏腑功能仅能维持生命。这个时候,你就算再用开窍芳香之品,但病人身体功能极度低下,无法接受,所以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谭云焦急道:“那怎么办?”

病人儿子张了张嘴,本来是他想要问这句话的,结果被谭云抢先了,他只能又紧张地看着高源。

高源说:“病人情况闲杂确实非常严重,但索性病人脉象来去尚且分明,观其脉症,未显败征,还没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这话一出,全场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高源又道:“但如果继续用前法,肯定无效。”

谭云急着问:“那这种情况应该要怎么治呢?”

问完之后,谭云下意识捂了捂嘴,刚才一时情急,问的有些过界了,这种问题涉及到人家的医学心得了,这可都是传徒弟,甚至传家的本事,可不会随便教给一个外人。

高源却丝毫不介意,他道:“这种情况下,当然还是要继续扶正祛邪。但又要规避掉之前的顾虑,我个人的经验就是我们治疗的时候,药力必须精纯且要厚重。”

谭云喃喃:“精纯厚重?”

高源点点头:“对,药味不必多,越多越容易互相掣肘,到时候发热难以发挥出效果,只有精简了,才会能精纯,才能真正发挥出药效来。”

“所以这个时候的配伍一定要精妙恰当,贯彻纵深。要大力扶正,补益元气,要增添津液,恢复病人各脏腑功能。”

“同时要充分祛邪,必使病邪无留恋余地。用药之时一定要持续勿断,保持药力的绵延接续。在这种人极虚,邪极重的时候,千万不能用猛的。”

“猛攻,人就没了。猛补,病邪一定会稽留,后患无穷。所以我们要学流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一个滔滔不绝!只要药理逐渐达到一定程度时,我想应该是可以奏效的!”

一番话说的谭云热血沸腾,他用力点头:“好,我知道了,谢谢你,高大夫!”

谭云是真的感动,高源可真不藏私,把这样的东西都跟他说了。这要是每个明白人指点,单靠他自己摸索,说不定一直要在门外徘徊。

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叫做真传一句话,不传门外转。就算他天资聪颖,感悟力惊人,那也得摔足了跟头才能领悟,哪有这样传授来的又快又好!

高源摆摆手,示意无妨。

谭云赶紧把处方单拿过来,又拿出笔来,心甘情愿地给高源做起了抄方子的小学徒,他道:“高大夫,你说吧,应该开什么药?”

高源琢磨道:“病人现在神志不清,口燥舌绛,高热谵语,面色黧黑,舌苔垢腻,这就是病邪弥漫,还在继续恶化。”

“所以我的建议是要把拳头收回来,集中优势,只用局方至宝丹一味驱邪药。吴鞠通曾云‘至宝丹有治秽浊之邪,传袭于里,血热内壅,脑受熏灼之功。’”

“所以至宝丹可以清脏腑,尤其是肠间郁热,也能使脑窍空灵,复苏神志,非常对症目前病人的病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中医高源》,方便以后阅读中医高源第二百九十三章 集体力量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中医高源第二百九十三章 集体力量大并对中医高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